2024年3月3日
是第二十五个全国爱耳日
今年活动主题为
“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
很多孩子一感冒就爱耳朵疼,到医院检查就是“急性中耳炎”。可是时间长了,有的家长发现孩子会出现“耳背”,如电视要把音量调很大、聊天时经常答非所问、上课爱溜号、呼唤孩子时像没听见一样等等。究竟是什么引发上述现象呢?今天,给大家科普一下影响儿童听力的常见病—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又称为渗出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为耳鼻喉常见疾病之一。由于分泌性中耳炎多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后,且耳痛不明显,早期仅有耳闷胀感和听力减退,因此儿童主诉不清,只有当小儿听力受到严重影响时才引起家长重视,常常延误诊断和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的首位致病因素是咽鼓管阻塞。咽鼓管是连接中耳及鼻咽部的管腔样结构,当小儿患有腺样体肥大、肥厚性鼻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咽鼓管受压阻塞,此时中耳腔呈负压状态,鼓室黏膜水肿,随着负压进一步增加,导致血管渗透性增加,血管内液体漏出形成鼓室内积液。小儿咽鼓管较短、平,咽鼓管的肌肉如腭帆张肌收缩无力,影响咽鼓管的开放功能也是儿童易患分泌性中耳炎的因素。除此之外,感染因素、变态反应等也是引发分泌性中耳炎的常见原因。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病因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病因治疗
积极寻找并治疗引发分泌性中耳炎的原发病,如腺样体肥大者应针对腺样体采取有效的药物或手术治疗,同时通畅咽鼓管引流的物理治疗,包括咽鼓管吹张,耳正负压治疗等。
2.药物治疗
使用鼻喷激素、减充血剂、口服粘液促排剂以及治疗鼻炎鼻窦炎的中成药等改善症状。值得一提的是,抗生素并不是分泌性中耳炎的首选药物,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服用。
3.手术治疗
若患者保守治疗无效、积液量较大且听力下降程度严重影响生活时,则需要采取鼓膜切开术、鼓室置管术及球囊扩张等手术进行治疗。
主题海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全国防聋治聋技术指导组 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
视频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
图文供稿:石 林 曲 慧
编 辑:李 颖 池慧敏
审 核:尹思思 孙晗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