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医学科普>医学科普
医学科普

医学科普

【健康科普篇】预防甲流,健康同行

发布日期:2025年01月17日

流感作为冬季高发的呼吸道传染病,每年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广泛传播和影响。中国疾控中心流感样病例监测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正处于季节性流行期,流感病毒阳性率持续上升,其中99%以上为甲流。

QUESTION

甲流到底是什么?

得了甲流怎么办?

如何预防及治疗呢?

什么是甲流?


甲型流行性感冒,简称“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流感病毒依据病毒包膜上的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两种糖蛋白刺突的抗原性不同,可分为多种亚型,目前已知能感染人类的主要有H1N1、H3N2、H5N1、H7N9等。

在流感病毒分类中,甲流具有易变异、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在冬春季节易导致流感大流行。甲流感染后症状轻重不一,具有一定自限性,大部分健康成人可只出现轻微症状如咳嗽、发热、全身乏力等,少部分患者在病程中可能合并严重并发症,包括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损伤,甚至危及生命。特别是免疫力低下的高危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及患有基础疾病者)需重点防护,减少感染风险。

甲流是如何传播的呢?



甲流传播途径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飞沫传播

飞沫传播是甲流主要的传播途径。甲流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产生含有病毒的飞沫,可在空气中短距离传播,没有防护措施的健康人近距离接触飞沫时,可能吸入病毒而感染。

2.直接接触传播

接触甲流患者的鼻分泌物、唾液、痰液后再接触自己口鼻等部位,可能造成感染,使病毒进入体内。

3.间接接触传播

在公共场所时,接触甲流患者污染物品(如门把手、电梯按钮、衣物等),再接触自己口鼻黏膜等部位易造成间接感染。

4.气溶胶传播

甲型流感病毒在特定环境下,可转变为一种微小颗粒悬浮物,可在空气中保留较长时间,吸入则有感染风险。

甲流是普通感冒吗?两者有何不同?



甲流和普通感冒都是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但两者不可混为一谈,从病原体、传染性、症状及并发症及治疗方法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

甲流患者全身症状明显,易出现高热、头痛、肌肉酸痛、倦怠乏力等症状,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常见症状有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咳痰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表现。若感染甲流后未得到及时治疗或病情较重,高危人群还易引起肺炎、支气管炎、呼吸衰竭、病毒性心肌炎、中耳炎等并发症。

出现上述临床表现,如何确诊是甲流呢?



1.流感病毒检测

实验室检测是确诊甲型流感的关键。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

① 病毒核酸检测(RT-PCR):通过提取患者呼吸道样本中的病毒RNA,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进行扩增和检测。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甲型流感病毒,是目前诊断流感的“金标准”。

② 病毒抗原检测:采用免疫层析法等技术,直接检测呼吸道样本中的流感病毒抗原。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但敏感性相对较低。

2.血清学检测

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水平变化来辅助诊断。IgM抗体是人体免疫系统在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后最早产生的抗体,通常在感染后1~3天内出现,若恢复期血清中IgG抗体水平较急性期呈4倍或以上升高,则也可提示甲型流感感染。

3.影像学检查

对于重症甲型流感患者,胸部X线或CT检查可发现肺部病变,如肺炎、肺间质改变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并发症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得了甲流别害怕,科学治疗是关键!



1.对症治疗

①对于轻症甲型流感患者,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以缓解症状、促进康复。患者应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以利于机体恢复。多饮水,保持体内水分平衡,可选择温开水、淡盐水或含电解质饮料,以补充因发热、出汗等造成的水分丢失。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可选择粥、面条、蔬菜汤等,同时注意营养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②对于高热患者,可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使用退热贴、温水擦浴等,同时可遵医嘱使用退烧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

③对于咳嗽、咳痰严重者可使用止咳药、祛痰药等对症治疗。

2. 药物治疗

抗病毒药物是治疗甲型流感的重要手段,能够抑制病毒复制、减轻症状、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风险。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和帕拉米韦。这些药物通过抑制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活性,阻止病毒从感染的宿主细胞中释放,从而减少病毒在体内的传播。奥司他韦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抗病毒药物,通常在发病后48小时内开始服用效果最佳,疗程一般为5天。玛巴洛沙韦,是一种新型抗流感病毒药物,它通过抑制流感病毒从宿主细胞中夺取宿主mRNA 5'端的cap结构,从而阻止病毒mRNA的转录和复制,与奥司他韦不同,玛巴洛沙韦只需单次服用。需要注意,上述抗病毒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3. 重症病例治疗

重症甲型流感患者病情复杂,治疗需综合考虑原发病、并发症及器官功能支持。对于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患者,应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及时给予氧疗,包括常规鼻导管吸氧、鼻导管高流量氧疗、无创通气或有创机械通气等。重症患者易合并细菌或真菌感染,需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同时,应积极防治其他并发症,如心力衰竭、脑炎等,并进行相应的器官保护和功能支持治疗。

甲流来袭,如何预防?



1.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

①勤洗手:外出或接触公共设施前后、咳嗽和打喷嚏后请及时使用流动水彻底清洁双手,可有效减少病毒存活时间。

②消毒环境:定期清洁经常接触的物品表面,外出回家后可消毒随身物品,减少病毒带入的可能性。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建议每日开窗通风3~4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保持室内外空气畅通,减少密闭空间内的病毒数量。

3.注意自身防护

外出或进入人员密集场所时,正确佩戴口罩,可选择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有助于降低飞沫传播的几率。

4.疫苗接种

免疫力低下人群或家人,若有接种意愿,应在接种疫苗前充分了解疫苗成分与接种禁忌,选择性接种疫苗,对预防流感来袭和减少相关并发症有积极作用。

5.避免接触传染源

在甲流高发期,请您和家人尽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场所,避免交叉感染,降低感染概率。若您的家人感染甲流,可适当隔离并做好消毒防范措施,减少其他家庭成员接触患者。

6.增强免疫力

平时注意均衡饮食,进食营养价值高的食物,确保足够蛋白质摄入。适当运动及充足睡眠来提高身体抵抗力,预防流感侵袭。

防控甲型流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形成群防群控的良好局面,才能更有效地遏制甲型流感的传播。

供       稿:王   琪

编       辑:陈   硕   李   颖  池慧敏

审       核:尹思思  孙晗潇